通过对钻杆工作环境和受力情况的分析,发现钻杆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断裂、塑性形变(如弯曲)和丝扣严重磨损等。在这些失效形式中,断裂破坏最严重。其破坏形式表现为当钻杆头部的轴肩受到较大的扭转和冲击作用时,钻杆就会在此处发生断裂。断层发生后,三牙钻头因与外界断开,只能留在地层中不能取下,而三牙钻头的成本又相当高,因此对用户造成相当大的损失。
发生断裂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石油钻杆头轴肩与管体连接处硬度高、塑性和韧性差。根据金相组织分析,这部分回火的索氏体组织(经高温回火处理后的组织)的晶粒度等级一般不在所要求的等级范围之内,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淬火过程密切相关。
除了断裂之外,还有弯曲。也就是钻杆的杆体部分发生了塑性变形。管体内弯曲的弧度越大,超过了管体内弹性极限,管体内就会发生塑性变形。钻具发生塑性变形对用户的影响较小,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,只需对钻具进行校正,即能使钻具恢复原状,然后再重新投入使用,之所以会发生塑性变形,这也与钻具的淬火调质处理密切相关。如果调质钻杆硬度较低,组织中回火索氏体组织较少,或索氏体晶粒粗大,层片间距过大,则钻杆塑性、韧性较差,出现弯曲也是不可避免的。